事實上任何一個人,經過後天努力都有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。但真正成為管理者的人並不多,這並非誰有管理的天分,只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管理能力提升的問題。管理者需要有比非管理者更出色的綜合管理能力,而這些能力並不神秘,只要注意,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。因為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支局長這個層面的基層管理者,所以具體談一談企業班組長這個層次的基層管理者應該修煉的13項管理能力。
      
(1) 專業能力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在所管轄的團隊和班組範圍內,做到業務嫺熟,能夠指導下屬並向上司提供建議幫助正確判斷,這是開展工作必須具備的能力。班組長作為基層管理人員,這方面的能力特別重要。由於我國管理教育上的缺陷,有管理技能,又有專業知識的人不多,許多人要在實踐中摸索成長。如果固守自己的思想,不願意深入學習專業(行業)知識,很難想像能管理好技術上的問題。學習專業知識,不限年齡、學歷、性別,任何人只要肯努力,方法得當的話,不出幾年都能達到較高水準。
   
(2) 目標管理能力
   
在處理業務時,設定主題、時限、數量等具體的目標,提高員工們的參與意識,具備使P—D—C—A這一迴圈不斷地周而復始的能力。
   
(3) 問題解決能力
  
   具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和想像預測能力,一旦發現妨礙目標達成或業務開展的問題,立即分析現狀,找到原因。善於用是什麼?為什麼?如何做?的三問思維,從360度全方位思考對策,並提出對策直至解決工作上的問題。
   
(4) 組織能力
   
  為了達成部門的目標,利用班組每一個員工的特點進行任務的分擔,發揮全體人員的能力,同心協力,使部門運作達到1+12的效應。
   
(5) 交流、交際能力
   
    為了能夠進行直接地意見溝通、交流必要的資訊,在應該具備高度的說話、傾聽、商談、疏通及說服對方的能力。交流能力隨著工作經驗和悟性會逐漸提高。
  
良好的溝通協調能減少摩擦、融洽氣氛、提高士氣,有助於構築良好的信賴關係。
   
(6) 傾聽的能力
      
 很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體會,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憤憤不平的員工找你評理,你只需認真地聽他傾訴,當他傾訴完時,心情就會平靜許多,甚至不需你作出什麼決定來解決此事。
     
 這只是傾聽的一大好處,善於傾聽還有其他兩大好處:一是讓別人感覺你很謙虛;二是你會瞭解更多的事情。每個人都希望受到重視,並且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願望。所以,友善的傾聽者自然成為最受歡迎的人。
  
(7) 幽默的能力
      
  管理者進行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使他的下屬能夠準確、高效地完成工作。輕鬆的工作氣氛有助於達到這種效果,幽默可以使工作氣氛變得輕鬆,使人感到親切。幽默的管理者能使他的下屬體會到工作的愉悅。
      
在一些令人尷尬的場合,恰當的幽默也可以使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。可以利用幽默批評下屬,這樣不會使下屬感到難堪。當然,對於那些悟性較差或頑固不化的人,幽默往往起不了作用。
   
(8) 激勵的能力
      
 要讓員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,就要把員工的要我去做變成我要去做,實現這種轉變的最佳方法就是對員工進行激勵。如果我們用激勵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安排員工工作,更能使員工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工作的成就感。
     
激勵的方式並不會使你的管理權力被削弱。相反,你會更加容易地安排工作,產能使他們更加願意服從你的管理。
    
 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善於激勵員工,還要善於自我激勵。作為一個管理者,每天有很多繁雜的事務,及大量棘手的事情需要解決,其所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。自我激勵是緩解這種壓力的重要手段。通過自我激勵的方式,可以把壓力轉化成動力,增強工作成功的信心。
   
(9) 指導員工的能力
     
 在經過深思熟慮後,為了順利地展開日常業務而傳授必要的知識及方法;指出員工在意識和行動上的不足之處;使大家理解業務的定位、重要性;提高他們的工作勁頭。
   
(10)培養能力
     
 部下的培養是管理人員的重要任務。培養能力是熟悉每一個部下的欲求,在工作中讓他們自由發揮自己的長處,使他們在成就感與工作能力能夠長期地有計劃地得到提高。
   
(11)控制情緒的能力
     
 一個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有很強的情緒控制能力。當一個領導者情緒很糟的時候,很少有下屬敢彙報工作,因為擔心他的壞情緒會影響到對工作和自己的評價,這是很自然的。從這點意義上講,當你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時候,你的情緒已經不單單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,會影響到你的下屬及其他部門的員工;而你的職務越高,在這一方面的影響力就越大。
   
(12)自我約束的能力
    
不沉湎於惰性及日常業務之中,描繪理想的自畫像,經常以此自律自己的行動。為此必須瞭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,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活用,努力增進自己的知識、人格、健康的能力。
  
(13)概念化能力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把握事物的本質,發現問題、瞭解問題時不可缺少的能力。越高層次的管理人員,對於概念化能力的要求就越高。概念化能力取決於工作環境和個人悟性,帶有潛能性質。
    
         書本上的管理方法再高明,其他公司的管理手法再先進,卻不一定適用於自己,所以班組長在實際的工作中,要努力親身實踐,不恥下問,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。 當然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完全面面俱到,作為管理者應該讓自己逐步地具備以上的能力,這本身也是對管理者的一種能力挑戰。

文章標籤
管理者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木木 的頭像
木木

liwen1688的部落格

木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